武漢歷史天氣查詢2345,武漢歷史天氣查詢2345小時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武漢歷史天氣查詢2345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武漢歷史天氣查詢2345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964年武漢全年天氣?
1964年武漢全年的天氣總體呈現出四季分明的特點。春季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增多,氣候漸漸變暖,植物開始生長。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時常會有高溫天氣和雷雨天氣。秋季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空氣清新,適合戶外活動。而冬季則寒冷干燥,偶有霧霾天氣。整體而言,1964年武漢的氣候相對穩定,符合常年的季節氣候特點。
武漢全年溫度?
夏季
作為中國四大火爐之一的武漢,暑期進入盛夏,盛夏氣溫最高氣溫大部分時候在37-39,比有些城市要低,但是最低氣溫比較高,一般在29-30,加上水氣大,有些悶熱,所以一般到夏天在寢室比較難入睡。
秋季
到了九月,氣溫也可能達到38左右,但是最低氣溫不再很高,十月之后進入初秋,氣溫會逐漸下降,平均氣溫在20-25,天氣干燥,有時候氣溫也會異常達到接近30或超過。
冬季
從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氣南下,氣溫下降十分厲害,超過10度的降溫很常見,從11月底到來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氣溫在一般在1-3度,天氣好時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時常常在0度以下,比較陰冷。
春季
三月后進入初春,氣溫回升很快,最高氣溫可以到達20多度,但是低溫還是比較低,三月到四月一定要小心倒春寒——常常一夜之間氣溫下降15到20,大雪紛飛,這幾年都出現過。過了清明節和谷雨之后,才可以把冬裝收起來。
武漢歷史最高溫度是多少?
39.7℃!2007年7月28日15時12分,武漢東西湖國家觀測站監測到1951年以來武漢市最高氣溫,此前武漢市歷史最高溫出現在 2003年,為39.6℃。
昨日,記者實地探訪位于東西湖慈惠農場的國家觀測站。觀測站周邊沒有高大建筑物,一片由白欄桿圍出的監測場區域內,放置著百葉窗、風速和雨量傳感器等。實時監測的氣象數據,一分鐘傳輸一組數據到觀測室的電腦上,一小時發一份數據到國家局,與全球氣象數據交換。
在附近的觀測室內,記者看到電腦顯示,11時29分該站測量的氣溫為37.4℃。記者自帶的溫度計卻測得地面溫度超過60℃。武漢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姚望玲解釋,氣象觀測中,要求溫度計放于通風良好的百葉箱中,并離地1.5米,其溫度要比太陽直射的地面溫度低很多。
此外,東西湖觀測站據中心城區40公里,城內“熱島效應”更是火上澆油。武漢區域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梁益同介紹,隨著武漢環境改善,強熱島(導致熱島區域氣溫升高8℃以上)面積從2005年后開始緩慢減少。漢口片區由于湖泊少,有多處強熱島:如漢正街至國家會展中心一帶、漢口火車站周邊地帶、硚口區政府至漢西路一帶、古田二路沿解放大道值至三環線一帶、吳家山一帶。武昌片區強熱島主要有:青山武鋼廠區、梅家山立交沿白沙洲大道及梅家山往鸚鵡洲沿線。漢陽片區主城區面積較小,大小湖泊較多,熱島范圍較小,主要分布在四臺服裝產業園周邊、三環線孟家鋪立交至漢陽大道一帶。
武漢是全國傳統“三大火爐”第二名,歷史最高溫度為1934年的41.3℃,解放后近50年來的最高溫度有39.6℃,每年連續三天以上達到39度的高溫簡直輕而易舉。
雖然中國溫度比她高的地方有很多,但是“熱”的名氣并沒有她響亮。原因何在?
因為這里的“熱”不止在于溫度本身,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這里的空氣極為潮濕,夏天給人一種蒸桑拿的感覺。
武漢夏天:五、六、七、八、九月,七月最熱。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武漢歷史天氣查詢2345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武漢歷史天氣查詢2345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