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歷史簡介,印度歷史簡介資料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印度歷史簡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印度歷史簡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印度有多少年的歷史?
印度文明本身就有一萬多年的歷史,東南亞很多國家,至今仍能看到印度的影響。根據資料顯示,印度從來都不擅長記錄自己的歷史,他們經常依賴中國人,尼泊爾人和阿富汗人的編年史,他們對自己的中世紀早期歷史知之甚少。
印度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而印度河是其文明的發源地。這個條目是關于印度次大陸的歷史。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斯坦南部部分地區和尼泊爾。1947年后,印度的領土僅包括今印度共和國部分。
1.印度有4500年的歷史,但并不是連續的。位于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2.今天的印度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當時印度半島的先民建立了所謂的哈拉帕文化,因為它以印度河為中心,所以也被稱為印度河文明。
印度發展史?
“印度”一名來自印度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印度河,古代印度的地理概念指整個南亞次大陸。我國最早知道印度是西漢張騫通西域的時候,最初稱印度為身毒,后來稱為天竺、賢豆等。唐代高僧玄奘西行之后在其著作中始稱印度,這一稱謂沿用至今。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現了燦爛輝煌的城市文明——哈拉帕文明。但在自然災害和外族入侵的雙重打擊下,哈拉帕文明逐步消亡。約公元前14世紀,來自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地區征服了當地土著,于公元前一千紀初期在印度逐步建立奴隸制國家,從而形成高度發達的文明。婆羅門教形成于這一時期,以神的名義制定的種姓制度一直影響到今天。公元前6世紀之后,印度內戰頻繁,并出現了反對婆羅門教統治地位的沙門思潮,佛教、耆那教隨之興起。內部的紛爭也招致了外部的入侵,波斯、希臘人相繼攻入印度。公元前323年孔雀王朝統一了北印度,偉大的阿育王皈依佛教并大力推廣佛教。孔雀王朝于公元前185年滅亡,印度進入列國時代。直到公元4世紀,古代印度的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笈多王朝興起,帶來了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在笈多時期,從古老的婆羅門教演化出來的印度教興起并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古代印度文化達到了顛峰。
從公元8世紀開始,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不斷侵入南亞次大陸,同時也將伊斯蘭教傳入此地,使印度文明增添了新的色彩。伊斯蘭教與印度教成為古代印度的兩大宗教,佛教與耆那教日漸式微。1526年,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突厥貴族建立了莫臥兒帝國。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英國殖民者逐步控制了南亞次大陸,使這里成為大英帝國最重要的原料供應地。19世紀末期開始,印度人民開展了不屈不撓的獨立運動,其中以甘地為首的不合作運動為民族主義事業贏得群眾支持做出了重大貢獻。1947年,印度終于獨立。之后經過兩次印-巴戰爭,南亞次大陸形成了目前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國家。 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一直存在爭端,但是自2002年開始的雙邊會談和互信措施的建立正在減弱這一地區的緊張局勢。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印度歷史簡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印度歷史簡介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