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的歷史,大運河的歷史簡介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大運河的歷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大運河的歷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大運河的歷史起源?
大運河始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了爭霸中原,利用長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蘇州經無錫至常州北入長江到揚州的“古故水道”,并開鑿邗溝(自揚州到江水,東北通過射陽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后來秦、漢、魏、晉和南北朝繼續(xù)施工延伸河道。
唐、宋兩代對大運河繼續(xù)進行疏浚整修。唐時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運纖挽。將自晉以來在運河上興建的通航堰埭,相繼改建為既能調節(jié)運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過的單插板門船閘。
關于大運河最早起源 一直以來民間是有兩種說法的:
一種說法是隋朝時期公元605年開始的,
另一種則是早在公元前486年就已經開始了。
關于這兩種說法,正史官方承認的是第二種,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就已經開始為這項工程的前期工作做準備了,他在揚州地區(qū)下令筑起邗城,并讓人挖開了一條連接長江和淮河的小型運河,這是在史書中關于大運河最早的記錄了,也是確定大運河開鑿時間的有力證據(jù)。
京杭大運河起始地點以及歷史?
京杭大運河南起于杭州,終在北京。途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
1京杭大運河起點和終點是什么
京杭大運河起點為杭州,終點北京。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京杭大運河全程可分為七段: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魯運河、中運河、里運河、江南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楊廣建造的,但是隋文帝定都長安,隋煬帝定都洛陽,而真正富庶的地方是江南揚州一代,令楊廣流連忘返,于是修建一條南北貫穿的運河,一方面巡游江南更方面,另一方面可以運輸錢糧和軍隊,能夠加強對江南地區(qū)的控制。
京杭大運河的起點在浙江杭州,終點是北京。
京杭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途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微山湖。
京杭大運河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一時期建筑大運河的目的是為了征服其他國家的軍事行動,京杭大運河從公元前486年始鑿,完成于隋朝,繁榮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大運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運河走向。
京杭大運河始建于春秋時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并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運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4公里。[44]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qū)之間的經濟、文化發(fā)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qū)工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又稱大運河,起點是北京市門頭溝區(qū)房山區(qū)良鄉(xiāng)鎮(zhèn)境內的白洋淀水系七段渠。它全長約1794公里,南至浙江杭州市余杭區(qū)喬司街道青田村和良渚街道千島湖社區(qū)交界處,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京杭大運河始建于公元6世紀隋朝時期,是連接中國北方黃河流域和南方長江流域的重要貿易通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成為了中國經濟、文化和交通運輸?shù)闹匾獦屑~。在唐宋時期,京杭大運河達到了巔峰時期,逐漸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榮、最繁忙的水路貿易線路之一。但在清代由于長期戰(zhàn)亂和修筑鐵路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現(xiàn),大運河逐漸式微。不過,在當今中國國內仍有部分地區(qū)繼續(xù)保留著它作為當?shù)刂匾暮降馈⒐喔取⒙糜钨Y源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總之,京杭大運河是中國水利史、交通運輸史、文化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歷史的重要見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大運河的歷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大運河的歷史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