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歷史,趙州橋歷史地位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趙州橋歷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趙州橋歷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趙州橋歷史?
1、趙州橋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坐落于河北趙縣,又名安濟橋,初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中國乃至世界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石拱橋
2、一般考證認為,趙州橋大約建于隋代開皇年間(595-605年),由隋朝匠師李春設計建造,是迄今世界上現存現存年代最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自建成距今約在上下1400年間,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被世人譽為 “天下第一橋”。
3、石拱橋是用石塊拼砌成彎曲的拱作為橋身,上面修成平坦的橋面,以行車走人。而趙州橋的特點是“敝肩式”,即在大拱的兩肩上再辟小拱,是石拱橋結構中最先進的一種。它的坦拱敞肩式結構在世界橋梁建筑史上首創并獨樹一幟,并對其后及當今的橋梁建筑均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4、趙州橋全長64.4米,主拱由28道拱券縱向并列砌筑構成,凈跨37.02米,拱矢7.23米,拱腳寬9.6米,頂寬9.0米,它兩端對稱的敞肩拱的大拱凈跨3.81米,小拱凈跨2.85米。
5、1961年3月4日,趙州橋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1991年9月4日,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為世界十二處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跡之一,并贈銅牌于橋頭樹碑紀念,目前尚為我國唯一的一處獲此殊榮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趙州橋于1994年開始籌備,并在1996年10月完成了世界遺產的材料申報工作,列入世界遺產后備名錄
趙州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建于隋朝大業年間,由當時的工匠李春建造,是全世界第一個石拱橋,趙州橋位于今河北省趙縣,趙州橋是全世界建筑橋梁類的寶貴遺產,對后來全世界造橋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寶貴財富。
趙州橋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南洨河上,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因所在地趙縣古稱趙州而得名。
趙州橋建成的時間可以追溯到隋朝。當時趙州的官員張濟請命修建一座石橋,以方便人民出行。據傳張濟并沒有耗費太多的財力和人力修建趙州橋,而是通過聚眾籌款的方式,讓當地百姓和有志之士自愿捐獻物資和勞力來完成這項工程。這種方式不僅有效地節約了資源,還增強了當地民眾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趙州橋,學名安濟橋,坐落于河北省趙縣縣城南部的洨河之上,因趙縣古稱趙州,因此得名趙州橋。
趙州橋始建于隋朝(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余年,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趙州橋因其建筑結構獨特,設計合乎科學原理,橋體雄偉壯觀,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橋”。唐代中書令張嘉貞在《趙州大石橋銘》中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
趙州橋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拱腳寬9.6米,跨徑37.02米,拱矢7.23米。從整體看,它是一座單孔弧形石橋,由28道石拱圈縱向并列砌筑而成,趙州橋是我國造橋史上的杰作,占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對全世界后代橋梁建筑有著深遠的影響,其“敞肩拱”的運用,更為世界橋梁史上的首創。
趙州橋不僅建造工藝獨特,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而且造型優美,橋體飾紋雕刻精細,更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它橫跨洨河,宛如長虹飛架,巨身凌空,氣勢雄偉。雕作刀法蒼勁有力,藝術風格新穎豪放,顯示了隋代渾厚、嚴整、俊逸的石雕風貌。整個趙州橋堪稱是一件精湛的藝術珍品。元代詩人劉百熙曾盛贊它:“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趙州橋歷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趙州橋歷史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