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簡介和歷史,頤和園簡介和歷史背景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頤和園簡介和歷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頤和園簡介和歷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頤和園歷史?
頤和園是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始建于1750年,歷時15年竣工。它位于北京西郊,距離城區15公里,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區面積為2.97平方公里,水面約占四分之三。
頤和園所處的三山五園地區,自宋遼時期便是北京城的風水寶地,歷朝歷代均受到皇室的重視。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是以萬壽山、昆明湖為主體的大型天然山水園,早在建園之前就已經是北京西北郊風景名勝區的一個組成部分。
頤和園是當時“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太后長期居住的離宮,兼有宮和苑的雙重功能。因此,在進園的正門內建置一個宮廷區作為接見臣僚、處理朝政的地方。
在歷史上,頤和園曾多次遭到破壞和修復,但至今仍是一座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文化遺產價值的園林。
北京頤和園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大家在歷史書上都學習了相關的知識,這是清朝中期乾隆年間修建的皇家園林,在近代史上被戰火數次摧毀,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頤和園的歷史故事。
頤和園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在260余年里歷經了英法聯軍、八國聯軍、軍閥混戰的焚毀、破壞、修復之后,如今已成中國重點旅游景點,彰顯著皇家園林的氣派。
而有關它的故事,隱藏在它身上的秘密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
頤和園的歷史?
頤和園,北京市古代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大火燒毀。 1884年至1895年,為慈禧太后退居休養,以光緒帝名義下令重建清漪園。由于經費有限,乃集中財力修復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圍墻,改名頤和園,成為離宮。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
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游樂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
頤和園歷史變化總結?
1、頤和園,北京市古代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大火燒毀。 1884年至1895年,為慈禧太后退居休養,以光緒帝名義下令重建清漪園。由于經費有限,乃集中財力修復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圍墻,改名頤和園,成為離宮。
2、頤,頤養天年;和,心平氣和。頤和園意是為退休老人養老的地方。晚年的慈禧,答應光緒皇帝親政,自己不再干預朝政,才為修建了頤和園。
3、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景點。
4、光緒十四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游樂地。光緒二十六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后,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5、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頤和園簡介和歷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頤和園簡介和歷史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