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歷史簡介,漢朝衛子夫歷史簡介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衛子夫歷史簡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衛子夫歷史簡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歷史上的衛子夫是怎樣的人?
衛子夫是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名將衛青的姐姐,她出身卑微,但因為美麗而被漢武帝寵幸,并誕下了武帝長子劉據,因而被立為了皇后。衛子夫在皇后位置上幾十年來安守本分,并沒有因為家族顯貴而驕縱,最后卻在巫蠱之禍中因協助衛太子起兵,太子兵敗后,漢武帝收皇后璽綬,準備廢后,衛子夫不堪其辱,自盡而死。
平陽家奴,因為美麗而受寵入宮服侍漢武帝
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同母姐姐,她府上有個叫衛媼的家奴,衛媼生了三個女兒和三個兒子,他們和母親一樣,也是奴婢身份,這其中有個女兒叫衛子夫,她是公主府的歌女。
漢武帝即位后,有次到姐姐家拜訪,平陽公主選了十幾個美人伺候武帝,武帝都沒什么表示,這時他卻被唱歌的歌女衛子夫給吸引了,并且就在更衣的軒車之中寵幸了她。武帝非常愉快,賞賜了公主千金,并把衛子夫帶入了宮廷。
誕下長子,衛子夫登上皇后寶座
衛子夫入宮后并沒像一般人想的那樣馬上成為寵妃,她反而蹲了一年多冷宮,原因是風流好色的武帝轉手就忘記了她。所以在第二年宮廷放宮女出宮時,衛子夫主動請求出宮,她哭得梨花帶雨楚楚可憐,漢武帝一下心生憐愛,又寵幸了她。這次衛子夫真正得寵,并相繼給漢武帝生育了三個公主。
等到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衛子夫終于生下了一個男孩劉據,這個孩子也是已經二十九歲的漢武帝的長子,武帝非常高興,馬上派人作了《皇太子生賦》及《立皇子禖祝》之賦,而衛子夫不久之后也被立為皇后。
一門五侯,衛氏家族貴震天下
隨著衛子夫的受寵,她的家族也備受武帝恩澤,迅速加官進爵,但衛氏家族在中國歷史上留下重要影響卻并非只靠衛子夫的裙帶關系,而是因為出了兩個抗匈名將衛青和霍去病。
衛子夫的弟弟衛青是漢武帝一朝主要抗擊匈奴的將領,他收復被匈奴奪走的河套平原,靠著軍功封為了大司馬、大將軍和長平侯。霍去病則是衛子夫的外甥,他十幾歲就以軍功封為了冠軍侯,后來又封大司馬、驃騎將軍,地位與衛青相等。
漢武帝為了表彰衛青的功勞,又特別開恩封了衛青的三個兒子為侯,衛伉為宜春侯,衛不疑為陰安侯,衛登為發干侯。后來衛青又娶了自己昔日的主人、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衛氏一族可謂富貴至極,因此當時的民謠稱:衛子夫獨霸天下!
安守本分,衛皇后小心謹慎地保護家族地位
雖然衛子夫家族地位很強勢,但她本人卻是一個善于自處、小心謹慎的人。漢武帝生性風流,衛子夫在生了四個孩子之后因年長色衰而失寵,武帝又相繼寵幸了王夫人、李夫人等絕色美女,衛子夫不敢有絲毫妒忌之心。
衛子夫也深知漢武帝的刻薄寡恩之性格,因此她行事往往順從武帝的意思,甚至還防患于未然。衛青的幾個兒子生而富貴,因此人品能力都不怎樣,于是衛子夫經常哭著請求武帝收回對他們的恩寵。衛子夫也經常勸誡兒子衛太子,讓他順著武帝的意思去做事,不要過于自我。可以說衛子夫用了整整幾十年功夫在調解和盡最大努力緩和外戚、太子與皇權的矛盾。
身死族滅,衛皇后的悲劇結局讓人無限感慨
雖然衛子夫如此小心努力,但漢武帝作為帝王的極致權力欲望與皇儲之間的矛盾最終還是爆發了。巫蠱之禍中,整個衛氏家族都牽連其中,身死族滅,連衛子夫和漢武帝親生的兩個女兒都不能幸免。
衛子夫和衛太子被逼到絕境之后,最終決定起兵,兵敗后,衛太子逃亡之后被追殺而死,他的所有親眷全部坐死,只有一個幾個月大的遺孫劉病已因為年紀太小不能判死罪而得以幸免,他就是以后的漢宣帝。至于衛子夫,漢武帝打敗了衛太子之后,派人收皇后璽綬,準備廢后,不愿忍受侮辱的衛子夫最終自盡而死,漢武帝讓宦官用小棺把她葬在長安城南桐柏亭。
衛氏家族出身卑賤,但出了卓越的軍事家衛青和霍去病等,為西漢王朝和中國歷史作出了卓越而千古不朽的貢獻,最后卻以如此悲劇收場,實在讓人嘆息不已。
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置坐了38年。
衛子夫家境貧寒,自小就被家人送到平陽公主府(漢武帝的姐姐)教習歌舞,成為平陽公主家謳者,即歌女。建元二年(前139年)14歲的衛子夫進宮,建元三年(前138年)被封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被封為皇后,當時她只有26歲,由此開始在皇后這個位子上一坐就是38年,即使在后來李夫人得寵時,漢武帝也沒有動過廢后的心思,后來在她含冤自殺之后,漢武帝也沒有再立皇后。
衛子夫從女奴成為皇后,陪伴了漢武大帝38年。在這38年中,漢武帝完成了他一生中幾乎所有的偉業,為后人稱頌。衛子夫在皇后位子上的這三十八年中,將后宮管理的井井有條,史書記載中的漢宮不復有妒婦嬌女,更無因妃嬪相嫉引發的惡劣事件。衛子夫的良好品行不僅獲得了漢武帝的全面信任,也在《外戚世家》所記載的四朝十余名后妃中,贏得了太史令司馬遷唯一的贊美。
衛子夫雖然沒有輔佐君王之功,卻有賢內助之名,她在漢武帝29歲時,為漢武帝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延續了漢室血脈,她總共為漢武帝育下一男三女。在太子劉據死后,昭帝無嗣,帝位繼承人輾轉重歸衛子夫后代,她的曾孫劉詢不負先人,“功光祖宗,業垂后嗣”,為大漢開創“孝宣中興”的嶄新時代。
更重要的是衛子夫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命運。正是衛子夫的出現,才將衛青、霍去病、霍光等引向歷史舞臺。在武功上衛青霍去病抵御匈奴內侵 、拓寬漢朝版圖,使人民安居樂業。文治上霍光輔佐八歲幼主 ,“廢昌邑昏亂, 立孝宣中興 ,匡國家,安社稷”。所以衛子夫一生雖從未插手政事,但卻有引賢之功,因她所引出的人才對孝武、孝昭、孝宣三朝做出了巨大貢獻及深遠的影響。得以“長平桓桓,上將之元”、“封狼居山,列郡祁連”、“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的高度認可與贊揚。但是即使她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位極人臣,卻找不到衛氏一族干預朝政的負面新聞(應該是舊聞),所以司馬遷評價衛子夫是“嘉夫德若斯” 。
更值得人們稱贊的是,在巫蠱之亂中,衛子夫勇敢地選擇相信兒子,堅定支持了太子,甚至為了明志,不惜舍去生命自殺身亡。從中也讓我們看到這個柔弱女子內心的堅毅。
終于,衛子夫的曾孫劉詢登基后為她恢復了名譽和地位,重新奉牌位入宗廟,稱“孝武衛皇后”,與劉徹的宗位一起接受劉姓子孫的膜拜,同時置皇后陵園以皇后禮重新安葬。最值得一提的漢宣帝為她追縊號“思”,衛子夫又被稱為衛思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縊號的皇后,也是品行被高度認可與贊揚的一代賢后。
衛子夫初入宮,獲寵受孕
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三月,平陽公主家,衛子夫被帶回宮中。
子夫入宮一年多的時間里,只因后宮女人太多,竟然被遺忘在角落里,武帝仿佛把她忘了。
建元三年(前138年),柳暗花明,在劉徹大赦年長宮女還鄉嫁人之際,衛子夫復得天子垂憐并受孕,自此受恩寵有加。守得云開見月明,衛子夫的春天來了!
施巫蠱之術,陳皇后被廢
漢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出身名門的陳皇后最大的痛是入宮十余年來,膝下空空,沒有子女。
陳皇后于是斥巨資求子但不得,萬般無奈開始行巫蠱邪術。武帝派御史大夫張歐負責此案。陳皇后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因此陳皇后被廢,退居城郊離宮。這樣后宮無主了,有一年多的時間,仿佛在等待什么。
皇長子出生,衛子夫被立為后
元朔元年(前128年)春天,太子劉據出生。劉徹繼位后十余年,終于有了皇位繼承人。普天同慶,歡喜之暇,劉徹大赦天下。母以子貴,順水推舟,子夫選為后。
詔曰:“朕聽說天地不變,施化不成;陰陽不變,物不暢茂。《易》說:‘因勢變通,人民的精神才會振作。’《詩》說: ‘通天地之變而不失道, 擇善而從。 ’ 朕欣賞唐虞而樂觀殷周,愿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以為借鑒。現在大赦天下, 與民更始。有的犯了罪畏罪逃亡及久欠官物而被起訴, 事出在孝景帝三年以前的,都免予處理。”
衛子夫肚皮真爭氣,歷時十年生下三女一子,為其名正言順登上皇后寶座奠定了基礎。
衛子夫不爭不搶,其登上后官首座可謂眾望所歸,人心向背,憑借的是自己的硬實力。
衛氏一門五人封侯
在衛子夫被立為皇后之后,其家人并未如大部分外戚一樣寄居于裙帶之寵,而憑借的是個人的能力與忠孝之心。
衛青與霍去病揮師北上,在十數次出身入死之后,身封萬戶而不息,為大漢朝譜寫出戎車七次出征,北登闐顏山,六次深入匈奴,在祁連山立下赫赫戰功,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勢力,為解決漢朝邊患問題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衛氏一門亦獲五人封侯的榮耀, 其貴震動天下,萬人仰慕。
衰寵而尊,受武帝禮遇
衛子夫受寵十幾年,人老色衰之后,新人頻來,如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鉤弋夫人等一個接一個,更替受寵。自古帝王愛新人,武帝也是如此!
衛子夫貴為皇后,注定要母儀天下,注定與他人共享夫君。她用平和的心態來處理這一切,使她在寵衰之后,并在衛青、霍去病相繼離世之后的17年內,依然被禮遇有加。
衛子夫明白,現在已經是現世安穩,生活美好!
巫蠱禍起,衛皇后自殺
盛寵之下,難免外戚成員亦未能免于恃寵而驕。公孫敬聲(丞相公孫賀的兒子)行事驕奢不守法紀,居九卿太仆之高位,擅自挪用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錢。
事情敗露之后被捕下獄,后牽扯出巫蠱之禍,公孫賀父子死在獄中。借此機會,江充誣陷太子,被逼之下,衛皇后與太子起兵斬殺江充巡示朝野。
后來,太子兵敗,衛皇后以死明志, 太子亦自殺。事后經過徹查,漢武帝痛心不已,并建立思子臺,并把劉據一脈只有尚在襁褓中的孫子,幸免于難的劉病己接到宮中,親自撫養,也就是后來的漢宣帝。
衛子夫入宮后實現華麗轉身,從一介家奴搖身變為一國之母,寵貫后宮,主要取決于其優秀的個人修養與魅力!雖然最后以悲到收場,但絲毫不影響她后世的清名。
值得慶幸的是當年幸存下來的嬰兒——太子劉據之孫劉病己在成年后又登上了帝王寶座!收獲了本應屬于他們的地位和財富!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衛子夫歷史簡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衛子夫歷史簡介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