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歷史,大理古城歷史故事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大理古城歷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大理古城歷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大理歷史?
大理文化燦爛,是云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蒼山馬龍峰、中和峰、海東鹿鵝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時期的石刀、石斧、石墜、粗陶器。
西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刺激漢武帝探索從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經營西南邊疆。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區遙置葉榆縣,是中原王朝最早在云南設縣的地區。東漢時隸屬于永昌郡。三國時臣服于諸葛亮的南征軍,設立了蜀漢云南郡。南北朝時先后屬河陽郡、西河郡。當時,白族已大致形成,并在洱海邊建筑了多座城邑。
唐初,洱海周邊有6個部落,稱為六詔。唐高宗時,蒙舍詔以外的五詔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開元二十六年),蒙舍詔首領皮邏閣兼并了其他五詔,建立起南詔國,并將都城從蒙舍(今巍山)搬遷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并以此為基地,繼續征服周邊地區,控制今天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區。
750年(天寶九年)到754年,唐朝先后三次派鮮于仲通、李宓率大軍攻打南詔國,南詔王閣邏鳳與吐蕃結盟,三次大敗唐軍,史稱天寶戰爭。
779年(唐大歷年間),皮邏閣之曾孫將都城遷至羊苴咩城,即今大理舊城。南詔國在大理境內定都時間共達163年。唐德宗貞元十年,派遣節度使前往南詔,與南詔王異牟尋會盟于蒼山,兩國再度恢復和平。
902年(唐昭宗天復二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927年,楊干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后又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937年(后晉天福二年),段思平也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段氏自稱是漢人后裔,立國后,大力推行漢文化,并與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國歷經了316年后,在1253年,為元世祖忽必烈親征所滅。1274年,元朝為便于統治,在押赤城(又名中慶路,今云南省昆明市)設置了云南行省,同時設立大理路及太和縣,隸屬于云南行省。從此云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轉移到了昆明。
1381年,明軍攻占大理,大理路改為大理府,仍治太和縣,并筑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軍攻入云南。清代沿襲明制。1856年(清咸豐六年)爆發云南回民起義,建立杜文秀穆斯林政權,控制云南大部分地區。
中華民國建立后,裁撤大理府,太和縣則改名為大理縣。1950年析置下關市,1983年,下關市與大理縣合并設立了縣級大理市。現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駐地,全市人口中約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云南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云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蒼山馬龍峰、中和峰、海東鹿鵝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時期的石刀、石斧、石墜、粗陶器。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地處云南省西部,云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時間長達五百余年。
大理古城有多少年的歷史?
大理古城從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歷史。現存的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十五年(公元1382年),全城呈棋盤式格局,地勢西高而東低,總面積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萬人,是大理榮獲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全球人居環境綠色城市、最中國文化名城、世界生態名城“八項桂冠”的核心組成部分,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大理古城歷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大理古城歷史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