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歷史文化,安徽歷史文化名人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安徽歷史文化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安徽歷史文化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安徽歷史文化有哪些?
在安徽潛山市發掘的薛家崗遺址,距今有五六千年歷史,是一處以新石器時代遺存為主的古文化遺址,對研究長江中下游地區原始文化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我國歷史上的夏禹,與安徽有密切的關系。史書記載“禹會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涂山即今安徽懷遠東南馬頭城的古當涂。
亳州在商代曾為成湯之都,古壽春(今壽縣)在戰國時曾為楚國后期的首都,從楚墓發掘的銅鼎,其重僅次于商代后母戊鼎。
安慶和合肥哪個更有文化歷史?
這么說吧:安慶在近現代歷史上更有名,但若是再往前推,合肥文化歷史也較深厚。
安慶是安徽省承宣布政使司和安徽最早的省會所在之地,也是中國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這一點毋庸置疑,近現代歷史上,安慶的確是安徽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合肥古為淮夷地,商朝稱虎方,西周稱夷虎。三國時期,合肥縣屬魏國淮南郡。吳王孫權曾多次想奪取合肥但未成功,但為合肥留下了不少千古故事和地名,如張遼威震逍遙津,曹操練兵的教弩臺,數兵的斛兵塘,孫權逃跑時躍馬飛過的飛騎橋等等,只是可惜的是名稱仍在,但歲月已磨去了它們的原貌。
歷史上安慶比合肥的位置要重要得多,在城建規模上也比合肥大,留下的文化積淀自然也更豐富,安慶已經被評為歷史文化名城,可見其文化歷史積淀在人們的心里還是有一定地位的;當然合肥作為當今安徽的省城也有它精彩的歷史過往和不俗的現代表現。這兩地都是安徽發展的堅強支柱。
安徽淮北歷史文化典故?
夏禹分天下為九州,現淮北市域屬徐州。
公元前21世紀,助禹治水有功而成為商部落首領契的孫子,商湯十一世祖相土為進一步向東擴張,由商丘遷徙至此,作為別都,此后山即為相山、城即為相城。商湯伐桀,滅夏建商,商沿夏制,相城仍屬徐州所轄。周武王伐紂更商分封諸侯,以紂王兄微子啟代殷,立國號宋,相屬宋。
公元前588年至前576年期間,宋共公瑕為避水患,曾將國都由睢陽(今商丘)遷至相城。戰國時期,齊、楚、魏滅宋,相歸楚國。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在相城和臨渙鎮分設相縣、铚縣,同屬泗水郡,相城為郡治所在地。
宣城的歷史文化?
宣城是中國安徽省的一個地級市,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以下是宣城的一些歷史文化:
1. 歷史古跡:宣城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跡,如明代羅城、汀州城、春秋時期的狀元墓等。
2. 文化名人:宣城出了許多歷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如唐朝詩人杜甫曾在宣城寫下著名詩篇《贈衛八處士》。
3. 民間文化:宣城擁有濃厚的民俗文化氛圍,在當地會舉辦一些傳統節日慶祝活動,如清明節上墳掃墓等。
4. 美食文化:宣城還有獨特的美食文化,如包油角、大麥芽、老婆餅等。
5. 自然景觀:宣城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如黃山風景區、瑯琊山等。
總之,宣城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有美食和自然景觀等各種特色。
蚌埠的歷史文化?
璀璨的古代文明 蚌埠擁有璀璨的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7300年前的雙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雙墩村的“雙墩遺址”,是安徽省境內發現的一處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
大禹治水圣地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即位于今天的懷遠縣有4A級涂荊山風景區,涂山也是當年大禹治水時會諸侯之地,他在此娶涂山氏女為妻,并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千古佳話,現存有涂山廟、啟母石、禹會村、千年銀杏、圣泉、靈泉等勝跡。
每年農歷3月28日前后3天為禹王廟會,遠近百姓紛紛前來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場面盛大。
和氏璧發現之地 與涂山隔河相望的荊山,就是春秋時和氏璧發現之地。
在荊山西面,仍存有卞和抱玉之地——“卞和洞”。
相傳當年卞和在此發現絕世美玉,獻給楚王,卻不為楚王所識,卞和所獻的璧玉,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和氏璧。
荊山還有蘇東坡贊譽的“天下第七泉”——白乳泉以及望淮樓、啟王宮等名景。
特別是到六月石榴開花之時,滿山石榴花似火燃燒,其景美不勝收。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安徽歷史文化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安徽歷史文化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