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歷史名人,廣東歷史名人介紹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廣東歷史名人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廣東歷史名人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廣東人是漢族還是越族?
首先你對廣東人不了解,廣東人包含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這三個民系各有各的歷史文化背景,而且各不相同,但是都屬于漢族。百越早在秦始皇時期就被征服,然后秦始皇調50萬中原人移民福建,兩廣之地。這批人才是最早的廣東人的祖先,而百越族則或與之融合,或逃亡形成現在的少數民族。自秦始皇之后歷史變遷,戰亂等因素北方中原陸陸續續有人遷移過來,由此可見廣東人的祖先基本都是漢族,極少數是百越族,當然融合了百越的基因肯定是有的。
在歷史上,廣東地區出了多少位皇帝?
縱觀中國歷史,大大小小有上百個皇帝,不過,有一奇特現象,就是有史以來,南方出文人,北方出皇帝。
所以,廣東地區出了多少位皇帝。乍一想,還真就說不出來誰,不過雖然廣東深處南方,但還是出過幾位皇帝的,這里簡要介紹一下。
廣東,簡稱“粵”,這是因為《呂氏春秋》中它被稱為“百越”,《史記》中稱其為“南越”,越之一字逐漸被粵代替,到了《漢書》就開始被稱為“南粵”了。
廣東省靠海的地理位置使得這片土地上早在史前時期就誕生了人類文明。如今廣東省更是憑借地理條件以及優秀的歷史成為我國第一經濟大省。
廣東歷史上還是有一些比較有名的人物的,像袁崇煥、鄧世昌、梁啟超、張九齡等等。至于皇帝嘛,主要是在五代十國時期。
南越王趙佗:趙佗南越國的第一任皇帝也是南越國的創立者,這里的南越國就是廣東了。
趙佗本姓姓贏,秦朝時的宗室族人,也是秦朝著名將領,生于今天的河北省正定縣,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不過人家還是在廣東做了皇帝。
秦始皇三十年的時候,趙佗作為嬴政的得力副將跟隨前去嶺南平亂。這里的嶺南即今天的廣東、廣西一帶。
在秦朝那個時候,嶺南地區還沒有如今這般繁華,一直未被開發治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嶺南人都被叫做“蠻人”,俗話有“南蠻北狄”。
嶺南地區在古代也被作為流放罪犯的場所,正如寧古塔一般,因為環境艱難成為天然監獄。
不管環境當時如何,秦始皇的目標是一統六國,繼續擴張。所以在一統六國之后,秦始皇開始轉戰嶺南。
秦軍副帥趙佗,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十分具有軍師才能,在征服嶺南的戰役中,他和主帥任囂帶領50萬秦軍經過5年的浴血奮戰征服了嶺南。
征服之后,他們并沒有立即回朝,趙佗在嶺南做了龍川縣令。趙佗政治開明,大力發展當地經濟農業,并主張漢越通婚。
本想著,自此就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了,誰料稱霸一時的大秦帝國僅僅在15年后就分崩離析。
到了秦朝末年,一時天下大亂,陳勝吳廣等人揭竿而起,各自圈地稱王。中原地區再次陷入了混亂。
彼時任囂任職南海郡尉,二人手中仍有十萬秦兵,正在二人旁觀局勢之時,任囂突然病重,彌留之際,將官印兵權交于了趙佗。
并告訴他,為王為帝,自己看著辦,秦朝是完了。(本人白話轉述)
后來大局已定,百姓困苦,趙佗不負眾望,任囂死后,他封鎖嶺南關口,清理了秦朝安插的大小官員,一統嶺南各郡,自立為王,建立了第一個南越國。
趙佗稱帝,也是出于無奈,誰不想過太平日子呢?后來楚漢爭霸,劉邦勝出之后決定和平解決嶺南問題。
隨后,劉邦的使臣說服了趙佗,南越順勢歸附于西漢。不過劉邦死后呂后專政,趙佗與其反目成仇,再次自立門戶。
雙方紛爭不斷,不過趙佗始終未從,直到漢景帝時,趙佗才再一次臣服于漢,趙佗去世后其后代又沿襲了四代南越王。
其后代趙胡,趙嬰齊,趙興,趙建德,五代南越王共統治了嶺南地區95年。
南文北武:廣東的五位皇帝都在這里了,那么為什么皇帝都是出在北方呢?我想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古代文明從陸地開始,中原地區文化軍事率先崛起,社會制度治理,較之南方更加成熟,所以領土意識更加強烈。
其次北方人驍勇善戰者居多,像一些游牧民族等都是崇尚武力,而稱帝打仗更是離不開兵器武力,這樣一來,南方就顯得弱勢一些。
最后,也是一種無形的因素環境。正如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何以為仁?對天下人才能稱仁,所以北方的山河遼闊使得北方的人更加容易胸懷天下,搞政治。
何為智者,古時的智者,當然是指才子。有山有水有風景,自然有感而發,詩酒人生,留下來的文學作品自然更多。
由此一來,北方搞政治,南方搞文學,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造就了中華文明淵源歷史。
歷史上廣東地區出現過五位皇帝,其中秦漢時期建立南越政權的趙佗在呂后稱制的時候短暫稱帝,而五代十國時期劉巖建立的南漢除了追尊的外共有四位皇帝。
短暫稱帝的南越武帝趙佗
趙佗原本是隨五十萬秦始皇大軍南征百越的一名高級將領,后來秦末農民起義導致天下大亂后趙佗關閉了嶺南通往中原的通道,然后迅速吞并了整個南海三郡地區建立了南越政權割據稱王,此外他還滅亡了盤踞在越南北部的甌雒國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范圍。
后來漢朝建立后漢高祖劉邦鑒于國家初定人民需要修養生息就沒有出兵滅掉南越政權,而是正式冊封趙佗為王讓他作為漢朝的屬國,再后來呂后稱制的時候想要滅亡南越和趙佗交惡使得他僭越稱帝,到了漢文帝時候在朝廷安撫下趙佗又取消了南越武帝的稱號。
南越武帝趙佗
最后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終于出兵消滅了這個割據一方的地方政權,如果趙佗這段短暫的稱帝歷史算數的話那么活了104歲的他就是最長壽的皇帝了,可是按歷史來說趙佗的稱帝并不被認可因此最長壽的皇帝還是乾隆皇帝。
另外和韓國人一樣許多越南人也覬覦我國歷史文化想將之占為己有,清朝的時候越南人還想要嘉慶皇帝把南越這個國命賜給他,好在嘉慶機智的拒絕了避免了朱元璋把中國古地名朝鮮賜給韓國人后帶來的麻煩,不過現在依然有許多越南人把我國古代的衡山郡真定縣人現在的河北省正定縣人趙佗建立的南越政權說成是他們的趙朝。
西漢前期的
南越政權
南漢地方政權的四位皇帝
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政權是由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勢力發展而來的,先是劉隱統一了嶺南地區割據一方稱王,劉隱死后他的弟弟劉巖繼位并且建立大越政權稱帝后改國號為漢。
這個政權除被追尊為皇帝的外共經歷劉巖、劉玢、劉晟和劉鋹四位皇帝,這幾位皇帝可以說都是比較殘暴混蛋的皇帝,尤其是劉鋹更是規定只有閹割過的官員才能重用,導致南漢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太監王國。
五代十國形勢圖
這個王國還丟失了一千多年來都屬于我國領土的越南北部地區,盤踞越南北部的軍閥吳權在白藤江大敗南漢軍隊使得越南脫離了中國的統治獨立,而后來文弱的宋朝政權也無力收復甚至還被越南政權攻入廣西屠城,所以越南最終脫離中國獨立直到幾百年后明成祖短暫征服統治也于事無補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廣東歷史名人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廣東歷史名人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