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美國國立歷史博物館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誰設計的?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總設計師是張開濟。
張開濟,1912年生于上海市,原籍杭州,1935年畢業于南京中央大學建筑系,曾任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北京市政府建筑顧問、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1990年被建設部授予“建筑大師”稱號。獲得中國首屆“梁思成建筑獎” 。
他曾設計天安門觀禮臺、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釣魚臺國賓館、北京天文館、三里河“四部一會”建筑群、中華全國總工會和濟南南郊賓館群等工程。
中國考古博物館屬于哪個單位?
中國歷史研究院
中國考古博物館是中國歷史研究院下設的大型歷史考古類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博物館。博物館內展品以考古發掘出土品為主,并包括珍貴古籍、檔案文獻等。
中國考古博物館(中國歷史文化展示中心)地處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正在努力成為北京城市中軸線上的歷史文化客廳、新時代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國家形象館。
陜西省國家一級博物館有哪些?
陜西的國家級博物館總共有29家,名單如下:
國家一級博物館6家: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延安革命紀念館,漢陽陵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10家: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咸陽博物館,漢中市博物館,乾陵博物館,昭陵博物館,茂陵博物館,法門寺博物館,耀州窯博物館,西安事變紀念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國家三級博物館13家:漢中民俗博物館,安康歷史博物館,商洛市博物館,臨潼區博物館,扶風縣博物館,米脂縣博物館,韓城市博物館,旬陽縣博物館,三原縣博物館,洛川縣博物館,勉縣武侯祠博物館,洛川會議紀念館,延安新聞紀念館。
去了陜西歷史博物館還要去碑林博物館嗎?
陜西歷史博物館當然是必看的,碑林博物館主要是碑館,如對書法等有興趣也值得一看。
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AAAA”級旅游景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大雁塔西北側。館藏文物171.795萬件(組),其中,一級文物762件(組),18件(組),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居中國博物館前列。
陜西歷史博物館建筑的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長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后有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
陜西歷史博物館前身為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成立的“陜西省歷史博物館”,1955年6月改稱陜西省博物館。1983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生前指示,開始在現址籌建新館,1986年夏破土動工,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開放,并定名現名。館區占地 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56萬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千平方米,展廳面積1.1萬平方米。館藏文物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獲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創作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一流博物館。
2008年,陜西歷史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09年被確定為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2016年,陜西歷史博物館被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筑學會評選入“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西安碑林博物館(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是陜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志及石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個號134件,一級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駿”就有四駿藏于本館。陳列由碑林、石刻藝術和其它文物展覽三部分組成,共12個展室。現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藝術室和4座文物陳列,陳列面積達到4900平米。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立歷史博物館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