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十五講,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中國歷史十五講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中國歷史十五講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古代歷史是如何記錄下來的?
在我國的歷史上,各朝代都有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史官。雖然各朝代對史官的稱謂和都不相同,總體的所需要負責的工作還是差不多的,主要有兩大類,記錄和編纂。
據(jù)考證,史官最早出現(xiàn)于殷商時期,甲骨文中有"作冊"、"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冊內史"、"作冊尹"的記錄。據(jù)王國維在《觀堂集林》中考證,"作冊"和"內史"是同樣的官職,其長官稱"尹",都是掌管文書、記錄時事的史官。
史官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這兩種史官所做的工作基本差不多,到了后來,才逐漸有專門隨侍帝王,負責記錄其起居、言行以及政務處理的注史官和專門編纂前代王朝官方歷史的史館史官。這里要說的是,注史官記錄的內容皇帝也不能閱讀。
到了春秋時期,史官這一職務以及其所負擔的工作劃分的更為細致,史官們不管所負擔的工作是否相同,都秉持著“君舉必書”,在史官崗位的分類中,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
按照春秋時期的史官工作性質來劃分,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禮記·玉藻》說是"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可見,史官的分工和職責是十分細致、明確的。
到了后來的封建王朝時代,史官們歷史的記錄同時包括對中央事務的記載和對地方事務的記載(例:各地地方志,縣志等)。
唐朝以前的史官都是非常有氣節(jié)的,不以皇帝意志為轉移,堅持事實,唐朝自唐太宗李世民后就開始大肆篡改實事,為自己的統(tǒng)治服務,到了清朝更是對前朝大肆篡改實事。
綜上所述,古代歷史主要是由史官記錄下來的
歷史上的紀錄大概可以分為三類,官史(既史官所作的官方紀錄),私史(即民間有史學影響力的大家所著的私本,另部分可信度極高的散文詩歌也算),野史(三國演義之流的文學作品)另外勉強可以再加上一類:民間傳說。另外官史中又分為經(jīng)(既官方現(xiàn)行的年表,大概歸各部或各地書吏管轄,另有歸于司天司查等官的,大概不作為史料所用,但是現(xiàn)在看來應該是最準確的史料了。)史(史官作品,大概都是后朝記前朝的,少有當朝紀錄的。)所以一般來說歷史學講究三證制度:物證史(這個簡單拉,有物證的最準確。),經(jīng)證史(一般來說如果史書與經(jīng)書對應,那么可信程度當然也很高了),左(左傳:這里通指私史類著作。)證史。這個左證史比較麻煩:一般情況下,當官史和私史不同時,一般認為兩部無關(指作者無學術交叉)的私史等予一部官史。也就是說,當有兩部私史都有同一于官史不同時,則認定私史為正。當然這個限定并不科學也不是一定的,具體事例當然要具體分析了。最后野史也可為證,但比重最輕。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大家好,我是張三瘋子,這個問題我也很有興趣,下面就跟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第一件,上古時期的逐鹿之戰(zhàn)。當然了這個可能是后人的神化故事了,但是,我覺得存在即是道理。相傳上古時期黃帝與蚩尤爭奪天下,在逐鹿這個地方雙方展開了大決戰(zhàn),最后黃帝棋高一著,擊敗并殺死了蚩尤,成為了中原地區(qū)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后代的人都認為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后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后代的人還在現(xiàn)在陜西黃陵縣北面的橋山上造了一座“黃帝陵”。
第二件,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秦始皇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公元前221年時完成了滅六國之大業(yè),建立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為諸侯國長期割據(jù)爭戰(zhàn)局面,將中國歷史推進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第三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漢武帝時開始推行。《董仲舒?zhèn)鳌分杏涊d了董仲舒提議的原話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紀贊》中,記載了漢武帝的做法是"罷黜百家,表章六經(jīng)"。該思想,已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摻雜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的"兼容"與"發(fā)展"特性,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新思想。它維護了封建統(tǒng)治秩序,神化了專制王權,因而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統(tǒng)治者推崇,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正統(tǒng)和主流思想。
第四件,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第五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以毛澤東,周恩來等一大批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結束了中華民族一個多世紀的被壓迫、被奴役的的悲慘命運。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斗爭的發(fā)展具有偉大而深遠的影響。
其實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重大歷史事件太多了,在這里我只是截取了其中的一小朵浪花,若有喜歡歷史的朋友歡迎參與討論。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國歷史十五講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中國歷史十五講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