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歷史的書籍,關于歷史的書籍推薦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關于歷史的書籍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關于歷史的書籍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十本頂級歷史書?
歷史書如下:
1.《萬歷十五年》。通俗好讀,沒有復雜枯燥的陳述,把各個人物的故事講的繪聲繪色。
2.《秦崩》。一出真實的權利游戲,讓人看的熱血沸騰。
3.《明朝那些事》。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4.《張居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5.《少年天子》。有種霸道總栽的感覺。
6.《李自成》。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7.《雍正皇帝》。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8.《敦煌》。一段歷史滄桑。
9.《絲綢之路》。主宰了人類的過去,也將決定未來(一帶一路)。
10.《半小時漫畫中國史》。不是小說,雖說是漫畫,但卻沒有瞎編,是所有書里面最有趣的。
《中國通史》、《史記》、《資治通鑒》《明朝那些事兒》,《四庫全書》,《開元天寶》,《萬歷十五年》,《左傳》,《呂氏春秋》,《叫魂》,《國史大綱》,《康熙通寶》,《司馬遷的記憶之野》。
1、《萬歷十五年》: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觀察現代中國之來路,給人啟發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國多所大學采用為教科書,并兩次獲得美國書卷獎歷史類好書的提名。
2、《中國通史》:本書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編政治史,按照歷史順序加以串聯,在理亂興亡的同時將歷史知識更系統地進行梳理,下編主講文化現象,這種特殊的體例對初學者系統掌握歷史各個方面還是很有幫助的。
3、《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觀與比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4、《饑餓的盛世》:主要寫乾隆時代的得與失,作者通過對乾隆時代的解構,為讀者描繪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盛世”圖景,同時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國失落的秘密。
5、《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用通俗易懂的寫法,從新奇的角度解構不一樣的歷史觀點,幫你抓住歷史背后的那只手,徹底看懂歷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6、《萬古江河》:在世界文明存在與變化的劇烈大潮之中,中國如何自處,如何看待自身的歷史與文化?中國從何處來,中國文化從何處來,又要向何處去?這本《萬古江河》即心懷中國文化的著名史家許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為今天中國人撰寫的歷史,為中國文化的成長發展作的一部傳記。
7、《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8、《半小時漫畫中國史》:通過手繪和段子,幫你捋出清晰的歷史大脈絡,在笑聲中學習歷史知識……
9、《脈動中國》 :展示了一張整體性的中國文化認知地圖。從縱向的時間脈絡來說,講的是中國文化的過去、現代和將來。從橫向的空間結構來說,提供了一個打通千年歷史、站在高處俯瞰中國文化的系統性框架,揭秘中國人的道德心靈秩序和社會政治秩序。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關于歷史的書籍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關于歷史的書籍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