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簡介,許昌三國歷史簡介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三國歷史簡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三國歷史簡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三國時期歷史?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于漢朝之后、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后出現了曹魏、蜀漢、孫吳三個主要政權。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迫使漢獻帝禪讓帝位,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標志著漢朝時代的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孫吳。
190年,漢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崩潰,軍閥四起,天下大亂。到208年的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此后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266年2月8日,曹魏權臣司馬炎迫使魏元帝禪讓帝位,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三國時代結束,晉朝時代開始。280年,晉滅孫吳,統一全國。至此,三家歸晉。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曹魏、蜀漢、孫吳三個國家。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人口下降,經濟受損,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由于戰爭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較大發展。
三國時期形勢圖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學者各有不同見解,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東漢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是東漢滅亡開始。廣義一般認為有184年東漢黃巾之亂開始。這源自漢靈帝為解決黃巾之亂而成立州牧制度,該制度導致地方割據,天下分裂。其他觀點還有: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開始,這時東漢朝廷已經崩潰;208年赤壁之戰后開始,這時三國鼎立形成雛型。歷史學家多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已開始失去政權實體、群雄割據,形成三國雛型直到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這段184年到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加以討論。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后世常常追思當時風云人物。在唐宋詩詞中出現大量三國內容。元明清期間,三國事跡更加深入人心,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文學常見話題。明代羅貫中以這段歷史為藍本,編撰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亞洲及世界各地,影響了這些地區。晉代陳壽所作《三國志》,后經裴松之注引,頗有參考價值。直到今天,三國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詳,成為電視、電影或游戲題材之一。
三國兩晉和五代分別指什么?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于漢朝之后、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后出現了曹魏、蜀漢、孫吳三個主要政權。
220年,漢朝丞相曹丕迫使漢獻帝禪讓帝位,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標志著漢朝時代的正式結束。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孫吳。
晉朝(266年~4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東晉則屬于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馬炎篡魏,建立政權,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即晉武帝。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后來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3年,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西晉被匈奴人滅亡。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今江蘇省南京市)延續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后,東晉以少勝多,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大量生產力與先進技術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五代(907年—960年)。唐朝滅亡之后,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定都于開封和洛陽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五個朝代以及割據于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的前蜀、后蜀、南吳(楊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馬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10個政權,合稱五代十國。五代指這五個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統史學家們一般稱五代為中原王朝,十國為割據政權。
五代不是某一個朝代,而是介于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三國歷史簡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三國歷史簡介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