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傳記,歷史人物傳記書籍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歷史人物傳記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歷史人物傳記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你讀過的最經典的歷史人物傳記是什么?
我讀過最經典的歷史人物傳記是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
《史記》被稱為“無韻之離騷”,我喜歡把她當做是文學作品而非史書來讀。《刺客列傳》是《史記》眾多列傳中的一類。之所以認為它經典,是因為刺客列傳中的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個刺客在中國已經家喻戶曉,每個刺客及其故事都被搬上了銀幕,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人物故事普及率非常高。
《刺客列傳》里一共講了五個刺客,分別是:
其一,曹沫。經常覺得他不像一個以武犯禁的俠客,而像一個威風凜凜、臨危不懼、足智多謀的儒將。在重兵護衛中劫持齊桓公,迫使齊國歸還侵占魯國的土地,這是多么的勇敢和足智多謀。
其二,專諸。被專諸折服不是因為他的智慧與勇敢,而是他為兒子前程計劃的深沉父愛。以己之命殺死王僚,換得的是兒子位列上卿。雖然不太贊成他的做法,但是他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父愛如山。
其三,豫讓。豫讓侍奉智氏,智氏以國士待豫讓,換來的是豫讓以生命展示的忠貞不二。趙襄子殺死了智氏,豫讓用盡手段刺殺趙襄子想要為智氏報仇,雖然最后并沒有成功,但是豫讓讓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忠誠。
其四,聶政。因為嚴仲子的厚待,聶政決定在母喪姊嫁以后以身相許刺殺韓相俠累。個人并不贊同聶政式的“士為知己者死”,但是卻為聶政對親情的看重而感動,尤其是聶政為不連累姐姐在可以逃脫的情況下毀容自盡片段,讀起來真是讓人蕩氣回腸,一詠三嘆。
其五,荊軻。荊軻刺秦王應該是《刺客列傳》五個刺客故事中最家喻戶曉的一個,但是荊軻讓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功敗垂成的遺憾。憾矣,荊軻之識舞陽不明。
從小到大,曾多次回讀《刺客列傳》,不同的年齡段讀《刺客列傳》都會有不同的感知與體悟,從不曾有哪一個歷史人物傳記讓我如此著迷。
人物傳記看過一些,最精典的談不上。但印象深刻的倒有一篇。曾任《歷史研究》主編的田居儉老先生的《絕代才人,薄命君王一一南唐后主李煜新傳》,連載在《文史知識》87一88年期刊上,正好我訂閱了,經常翻翻,蠻有趣的。他后來在2O13年出版了《李煜傳》我倒沒看過,以后還是要看看的。
李煜新傳較詳細敘述了這位絕代才人薄命君王的坎坷一生。新傳從李煜站立船頭,蒼茫南望,被五百宋精兵押解北上的情節開始,再回過頭去說起。李煜從小"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青少年時代,豐華正茂,長相出眾,才華橫溢,酷愛詩詞,一手好字,卻不喜朝政,為免遭太子弘冀迫害,退避三舍而逃脫殺身之禍。后弘冀病死,李煜被強拉上位,為維持朝綱,他多用老臣以彌補自身執政經驗之不足,他基本執行父輩方略,朝奉北宋,也在經濟.軍事.科舉上做了一些事。但其好沉溺宮緯,成天與娥皇小周廝纏在一起,歌舞升平,賦詩填詞,展示杰出文才,做了一個風流倜儻的末代皇帝。人們評價南唐立國三十九年,前后歷世三主:烈祖李昇,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祖孫三代的成敗得失恰好相反。論文學才能,一代勝過一代,論治國業績,則一代不如一代。
對后主李煜,歷來評議甚多,清代袁枚一語中的:"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陸游曰:"后主天資純孝,....然酷好浮屠,崇塔廟,.....不能保社稷"。歐陽修直言:"煜性驕侈,好聲色,為高談,不恤政事。"王夫之評李璟父子:"無殃兆民,絕彝倫淫之臣惹。生聚完,文教興,猶然彼都人士之余風也。"議論多多,不一而足。從大統一角度看,不論李煜才干如何,統一大局是不可抗拒的,而李煜的執政無能只是加速了這一進程而巳。不說了,還是用李煜的一首千古絕唱《虞美人》作本文的收尾吧一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摟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歷史人物傳記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歷史人物傳記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