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新聞資訊,2024年建筑業還有希望嗎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建筑行業新聞資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建筑行業新聞資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現在建筑行業,那些各種獎項,還是原來的味道嗎?
謝邀~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建筑行業從業人數巨多,今年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建筑業從業工人高達6000萬左右,這么大的一個行業有一些獎項實屬理所當然。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魯班獎,這個如雷貫耳的獎項是每一個建筑企業每一個工程人都渴望達成的成就。如果,這個獎項變味了,我想它的價值肯定就不在了,但是,你現在捫心自問下是不是一聽到魯班獎還是會肅然起敬?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只能這么說,有些價值無可取代,當然變味了的東西也就可以丟掉了。
下面就建筑業里一些相關的獎項跟大家伙聊一聊。
國家級獎項
1.魯班獎
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China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Luban Prize(National Prime-quality Project)),簡稱魯班獎,是一項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指導、中國建筑業協會實施評選的獎項,是中國建筑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
建筑工程魯班獎于1987年設立,為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的前身。1996年9月26日,建筑工程魯班獎與國家優質工程獎合并,稱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2008年6月13日,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更名為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2010年起,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改為每兩年評比表彰一次。
魯班獎又稱國家優質工程,可以說是建設行業最頂級的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獲獎工程不超過240項。截至到2017年11月,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已創立30周年,但是總共只有2000多家企業承建的2246個工程項目獲此殊榮,109項境外工程也獲得了魯班獎。
魯班獎的評選過程極為嚴苛,絕不是可以隨意摻加水分的,所以這個國家級的獎項幾十年如一日還是擁有極高的公信力,獲此獎勵都將是任何一家企業和人員一生的驕傲!
2.詹天佑獎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Tien-yow Jeme Civil Engineering Prize),簡稱詹天佑大獎,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聯合設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的全國建設系統工程獎勵項目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首批核準的科技獎勵項目,也是中國土木工程領域工程建設項目科技創新的最高榮譽獎、“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獎”的主要獎項。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于1999年設立;2001年3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首批核準登記;2003年由每兩年評選一次改為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獲獎工程一般不超過30項。 截至2016年4月,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已組織完成十三屆評選,先后有374項具有較高科技含量和代表性的土木工程建設項目獲獎。
詹天佑獎也是一項國家級的頂級獎項,從影響力上說僅次于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它的評選更加側重于科技創新及應用。
除此兩項國家級頂級獎項外,還有幾項相對影響力較大的獎項如下:
3.工程總承包金鑰匙獎
工程總承包金鑰匙獎是在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和中國工程咨詢協會領導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設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分會和中國工程咨詢協會項目管理指導工作委員會具體負責優秀工程項目管理和優秀工程總承包項目的評定表彰工作而設的工程總承包獎項里面的一種,工程總承包獎項還包括工程總承包銀鑰匙獎、工程總承包銅鑰匙獎。
該獎項是為推動中國工程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向專業化、市場化、科學化方向發展,鼓勵先進,促進中國工程項目管理專業隊伍的成長和發展的一個重要獎項。“項目評獎表彰”工作每兩年開展一次。
4.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
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由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主辦評選,此獎項作為建設部批準設立的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最高榮譽獎,自2001年起每年進行評選。
5.中國建筑工程鋼結構金獎
中國建筑工程鋼結構金獎,簡稱“鋼結構金獎”是中國建筑鋼結構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鋼結構金獎的評選對象,為我國從事建筑鋼結構制作、安裝企業承建的各類建筑鋼結構工程,工程質量應達到中國國內領先水平。“鋼結構金獎”每年評選一次。
這些國家級的建筑行業頂級獎項影響力都極大,每次評選獲獎的項目數量都比較少,含金量都很高。并不是可以隨隨便便就能拿到的,哪怕你是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鐵建這樣的巨無霸央企都不是想拿就能拿的,并不存在什么灰色渠道,獲獎者無一不是憑借著企業過硬的實力和工程項目出色的成果獲得的。
而一些地方性的建筑行業獎項則可能影響力沒那么大,評選過程也沒那么嚴苛,獲獎數量也較大,所以相對來說含金量就沒那么高了。一般來說,地方性的獎項影響力局限于該地區(一般以省為單位),所以呢,也不排除個別地方獎項可以有個別“特殊”途徑。
下面給大家簡單列舉下一些地方性的建筑業影響力較大的獎項:(排名不分先后)
1 金匠獎 廣東省建筑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全稱“廣東省建設工程金匠獎” 。
2 長城杯 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獎
3 白玉蘭杯 上海市建筑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
4 海河杯 天津市市級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的榮譽獎
5 巴渝杯 重慶市建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獎,重慶市市級優質工程獎
6 龍江杯 黑龍江省建筑工程質量最高榮譽獎
7 長白山杯 吉林省建筑工程質量最高獎
8 世紀杯 遼寧省建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獎
9 草原杯 內蒙古自治區工程建設質量的最高獎項
10 汾水杯 山西省建筑工程質量的最高獎
11 泰山杯 山東省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方面的最高榮譽獎
12 長安杯 陜西省建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獎
13 西夏杯 寧夏回族自治區建筑裝飾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
14 江河源杯 青海省建筑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
15 天山獎 新疆自治區級工程質量獎
16 雪蓮杯 西藏建筑領域最高獎
17 安濟杯 河北省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獎
18 中州杯 河南省省建設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
19 揚子杯 江蘇省內建筑工程質量最高榮譽獎
20 黃山杯 安徽省建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
21 錢江杯 浙江省最高工程質量獎
22 杜鵑花杯 杜鵑花杯是江西省建筑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
23 楚天杯 湖北省政府對各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成果進行綜合考評后授予的最高獎項
24 芙蓉獎 湖南省建筑行業工程質量方面的最高獎
25 天府杯 四川省建筑行業建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
26 黃果樹杯 貴州省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的最高榮譽獎
27 閩江杯 福建省裝飾行業設立的建筑裝飾工程
上述省級建筑業獎項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也是工程建設領域的一種較大的榮譽。
此外,還有不少各種市級獎項和行業協會獎項,甚至企業獎項。比如建筑業比較發達的深圳市就有:深圳市優質工程獎(申報深圳市優質工程獎和深圳市優質工程金牛獎的房建、道路、 橋梁工程,其主體已經獲得深圳市優質結構工程獎) ;深圳市優質工程金牛獎(在深圳市優質工程獎中,再評選出科技含量高、能代表深圳市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的項目入選深圳市優質工程金牛獎,深圳市優質工程金牛獎的名額不超過深圳市優質工程獎總數的20%) ;深圳市優質結構工程獎;深圳市優質專業工程獎;深圳市用戶滿意工程獎;深圳市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優良樣板工地等等。
實話說,對于上面這些極具行業影響力的獎項,大都還是原來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也正是因為如此,它們才始終具有極高的榮譽價值和影響力。而一些相對小眾的獎項,確實是那么一回事,刷票就可擁有,但你覺得值得擁有嗎?
好的東西,就像老酒,百年品質始終如一,歷久彌新。
感謝瀏覽,歡迎關注~
名譽門前掛死魚,沽名釣譽!
現在的建筑行業,貓膩太多,可想而知,質量能好到哪里!
其實做良心工程的也不少,但是利潤就差點了!挺難的!現在這個社會,良心太廉價了,他不能給你一日三餐,現實點其實是最無奈的做法!
小局面往往是要符合大形勢的!
建筑業小微企業多久經濟普查一次?
回答如下:根據中國的經濟普查制度,建筑業小微企業每5年進行一次經濟普查。這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要求,旨在收集并更新企業的經濟數據,以便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政策制定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經濟普查時間可能會因地區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建議企業在實際操作中咨詢當地統計部門以獲取最新的準確信息。
根據中國的規定,《建筑業經濟普查實施辦法》規定,建筑業小微企業每5年進行一次經濟普查。該辦法于2018年1月1日起實施,以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經濟信息,為政府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和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建筑業小微企業需要定期進行經濟普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普查條例》的規定,經濟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標準時點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因此,建筑業小微企業應該在每5年的最后一天進行經濟普查。
四大裝配式建筑龍頭?
、鴻路鋼構:
擬18億元投建綠色裝配式建筑材料產業園。總股本5.25萬股,流通A股3.73萬股,每股收益1.5300元。
2、華陽國際:
建筑設計龍頭,以裝配式建筑和BIM為核心技術的全產業鏈布局的設計科技企業,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建筑設計、裝配式建筑設計與技術咨詢、BIM設計與技術咨詢、造價咨詢、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等業務。總股本1.96萬股,流通A股9350.19股,每股收益0.8839元。
3、亞廈股份:
裝配式建筑龍頭,裝配式內裝是裝配式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節能環保、標準化可替換等諸多優勢,亞廈的裝配式內裝技術體系成熟,已開啟商業化運營,公司裝飾主業經營穩健,管理層換屆企業經營活力提升。總股本13.4萬股,流通A股13.31萬股,每股收益0.2400元。
建筑師負責制對未來建筑行業的影響是什么?
誰出錢建誰負責,其他的都是蝦扯蛋。我干了二十幾年工程,沒見過搞建筑設計的到過現場。你再牛皮的建筑設計,你不懂結構和現場施工,包工頭給你紙糊一個模型就等建筑師簽字,看你的終生責任能怎么負。
在中國建筑師、建造師、監理、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政府主管部門等等的所謂負責制都是花架子,這些人和機構都無法對建筑質量、安全落實到實處。為什么?干建筑的人想想就知道了。先說建設單位無論是國家投資還是私人企業投資都要一個‘快’字。政府投資:早完成有政績。私企投資:早完成早回籠資金。大家都在圍繞著一個‘快’字在工作,這就影響了后面的所有環節,沒有人認為這不合理,‘‘塊’’字和質量、安全是永遠不可能有平衡點。所謂的‘平衡點’只不過是利益人的托詞。其次施工單位無論是國企央企還是私企都要利益最大化,企業要發展無可厚非,所以他們要最小的投入來獲得最大的回報,當然一分投入都不要能有天大的回報是所有建筑企業最想要的,‘快’也符合建筑企業的利潤目標。建設單位要求的‘快’也給承建單位制造了偷工減料和壓縮成本的借口,否則承建單位就采取一個字‘拖’,一直拖的你建設單位為他的‘偷工減料和壓縮成本’保駕護航。那監理單位在干什么呢?監理單位在做樣子、干瞪眼,他們拿的是建設單位的錢就要聽話,否則就是滾蛋,監理也想堅持原則、堅持規范、堅持法律法規,可肚子不允許啊,開始的時候還睜一只眼,一段時間后兩只眼都閉上了,聽天由命吧!有人說監理有權向建設主管部門匯報呀?監理敢嗎?監理的飯碗放在建設單位呢!碼的有點累,待續吧!
產業價值鏈重塑背景下,建筑設計行業的業務模式與路徑選擇-工保網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建筑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產業鏈經濟呈現健康平穩發展態勢。其中,建筑設計作為產業鏈的前端與核心,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已形成較為穩定的市場業務模式與行業發展格局。
但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建筑業發展的規劃要求進一步提高,重視建筑品質提升、建筑成本控制及建筑產業鏈整合,相關產業鏈主體(如建筑施工、工程監理、工程咨詢、項目管理等)競相在全新的行業發展變革中積極主動探索,謀求自身在產業鏈價值重塑過程中占據優勢主導地位。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建筑設計行業繼續保持“穩健”發展,勢必令自身陷入產業鏈競爭的被動狀態,錯失優勢與先機。因此,這里主要分析建筑設計行業在全新產業競爭中的業務模式與路徑選擇。
1、業務模式
目前來看,國家大力推動的“工程總承包”與“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模式,已成為包括建筑設計在內的相關產業鏈主體市場競爭的焦點與關鍵。
工程總承包
是指承包單位按照與建設單位簽訂的合同,對工程設計、采購、施工或者設計、施工等階段實行總承包,并對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和造價等全面負責的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
全過程工程咨詢
是指企業接受建設單位委托,為項目建設提供涵蓋前期策劃咨詢、施工前準備、施工過程、竣工驗收、運營保修等各階段的全過程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服務。
無論工程總承包還是全過程工程咨詢,都能有效打通工程建設活動的各個環節,避免“碎片化”分工管理造成的建設資源浪費與主體責任劃分不清。在相關產業鏈資源的有效整合下,兩種業務模式的應用能夠合理縮短建設工期、科學提升建筑品質、有效控制建設成本,有利于推動建筑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這也是近年來國家在政策上持續推動“工程總承包”與“全過程工程咨詢”應用發展的主要原因。
對于各方產業鏈主體,積極參與工程總承包與全過程工程咨詢市場業務,將直接影響其在全新建筑產業鏈條中的話語權與優勢主導地位。
以工程總承包為例,目前建筑施工企業、建筑設計企業、項目管理企業都是其主要的參與主體,三者各自有著相應業務優勢,同樣面臨不同業務困境。在市場業務格局尚不明朗的當下,每一方都既有機遇又面臨挑戰。誰能夠更積極的擁抱市場,創新應用,發揮自身優勢,誰就能在全新的產業競爭中建立優勢地位與行業話語權。
2、路徑選擇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工程總承包市場、全過程工程咨詢市場,正上演多方參與主體的激烈競爭角逐。建筑施工、建筑設計、工程監理、工程咨詢、項目管理,不同行業主體各自有著相應業務優勢,在建筑產業全新變革之下擁有同等的市場發展機遇。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行業發展路徑的選擇就顯得十分重要。通過怎樣的方法渠道,形成自身在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中的業務優勢?通過怎樣的探索實踐,建立自身在產業鏈整合中的主導地位?
之于建筑設計行業
1
首先應跳出長期以來形成的行業“舒適圈”,積極應對建筑產業鏈價值重塑過程中的行業挑戰,把握發展機遇,提高自身行業地位。
2
其次,應重點把握政策發展機遇,積極探索“建筑師負責制”,在政策力量加持下,探索自身在工程總承包與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中的發展契機,并不斷擴大優勢,提高自身行業地位與話語權,重塑行業發展格局。
建筑師負責制
是指以擔任民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主持人或設計總負責人的注冊建筑師(以下稱為責任建筑師)為核心的設計團隊,依托所在的設計企業為實施主體,依據合同約定,對民用建筑工程全過程或部分階段提供設計咨詢管理服務,最終將符合建設單位要求的建筑產品和服務提供給建設單位的一種工作模式。
1.從制度特點來看
工程總承包與全過程工程咨詢的主要特點之一,即是打通了工程建設活動的各個環節,將原有的多方責任主體,簡化為建設方、全過程工程咨詢方、工程總承包方。這既避免碎片化的分散管理造成資源浪費,優化統籌管理;又明確相關責任主體,令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責任可追溯、可落實,減少多方責任主體間的相互推諉,劃分不清。
建筑師負責制,能夠以建筑設計主體為核心,為工程建設提供全過程的設計咨詢管理服務,同樣打通著工程建設活動的各個環節,有效發揮著建筑設計主體的統籌管理作用,整合各方產業鏈資源。
從這里來看,建筑師負責制作為一種工程建設管理制度,與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市場業務發展是十分匹配的,前者與后者結合,更能發揮出同質優勢作用。在這樣的優勢條件下,建筑設計作為“建筑師負責制”的行業主體角色,將隨著制度的不斷推進發展,有效參與到“工程總承包”與“全過程工程咨詢”市場業務當中,為自身行業發展建立優勢地位。
2.從試點政策來看
目前,上海、福建廈門、廣西、雄安新區、深圳、成都等地都已開展“建筑師負責制”的試點應用。從各地的試點政策發展來看,國內建筑師負責制的試點應用逐漸形成“管理制度+業務模式”的模式特點。以雄安新區為例,其“建筑師負責制”政策試點就結合了“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模式。
未來隨著“建筑師負責制”的試點應用不斷擴大,“建筑師負責制+全過程工程咨詢”、“建筑師負責制+工程總承包”的試點模式將直接帶動建筑設計行業參與工程總承包與全過程工程咨詢市場業務。
目前,建筑設計、建筑施工、工程監理、工程咨詢、項目管理等相關建筑產業共同面臨產業轉型機遇與挑戰。建筑設計行業想要在產業鏈價值重塑過程中,抓住行業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應大力推進建筑師負責制,積極參與工程總承包與全過程工程咨詢市場業務。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建筑行業新聞資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建筑行業新聞資訊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