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新聞資訊,電商新聞資訊類主要內容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電商新聞資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電商新聞資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電商企業有哪些?
科技改變生活,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互聯網電商購物平臺,極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電商公司有:1、天貓;2、京東;3、蘇寧易購;4、唯品會;5、淘寶網;6、亞馬遜中國。
1、天貓
阿里巴巴集團于2012年在淘寶的基礎上成立了天貓商城,天貓已發展成為一個高品質的綜合性購物網站,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購物服務。
2、京東
著名綜合性B2C購物平臺,以電商為核心,拓展金融及技術支撐的新型業務體系的互聯網公司,配備領先倉儲設施的電商企業。
3、蘇寧易購
蘇寧云商旗下領先的B2C網上購物平臺,國內較大的數碼家電類購物與咨詢的B2C網站。
4、唯品會
專注特賣的B2C網購平臺,領先的名牌時尚折扣網,極具價值的電子商務企業,融入了SNS模式的新型網購網站。
5、淘寶網
阿里巴巴旗下購物平臺,國內領先的個人交易網上平臺,世界范圍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6、亞馬遜中國
亞馬遜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在中國的網站,也是一個開放平臺,其上商品一部分來自于亞馬遜采購,另一部分來自于其入駐商家,利潤來自差價、店租、物流費、倉儲費和廣告費。
隨著科技領域的發展進步,電商平臺成為社會的一大特色產業。電商企業在我國風起云涌,是社會經濟鏈條的命脈,是社會鏈條的紐帶。足不出戶,人們習慣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商品,其方便快捷被社會認同。其中包括的電商企業有:淘寶、拼多多、京東等等企業被受青睞。
電子商務未來發展怎么樣?
謝謝邀請!
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已高達28萬億,這真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話題,幾乎涉及中國三分之一的GDP產值。
我們還是聚焦聊一下與大眾生活高度相關的消費類電商未來會怎樣發展吧。即使我們只談消費類電子商務,也有近9萬億元。其中,網絡購物市場規模約8萬億,本地生活服務類電商也有近1萬億。
對于我們戰略咨詢顧問而言,預測一個行業未來的演變趨勢,最常用的是PEST分析和產業結構分析。
為了不至太理論,對于消費類電商的未來演變,我只談四個最重要的推動力量,分別是消費結構的變化、科技的變化、供應商的變化及流量來源的變化。四者之間既相互獨立,更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最終共同推動產業格局的變化。
一、消費結構的變化是推動產業演變最底層的力量
消費結構的變化主要是指消費人群及其消費需求的演變。
就消費類電商而言,未來的消費人群將有兩個重大的演變趨勢,一是新中產消費將占據主導地位,二是過去不會網購的人群將成為新的網購者。
1、新中產消費占據主導對電商格局的影響
新中產是以80/90后為主,相對高學歷、有夢想、有追求、有態度的消費者,至2025年中國將大約有3億新中產人群。新中產的消費需求將表現為品質升級、國貨自強、極致性價比消費、個性化消費、注重服務類、與體驗的場景化消費。
這種消費結構的演變對電商而言意味著五種發展趨勢:
- 注重服務類消費:本地生活服務類電商迎來大爆發,增速將遠超網絡購物,美團有望成為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巨頭;
- 強調品質升級:跨境電商等代表品質升級方向的購物方式將快速增長,天貓、京東未來的潛力也將超過拼多多和淘寶;
- 注重個性化:可能會涌現出專門C2B模式的電商平臺;
- 極致性價比:會出現縮短中間環節,與制造商高度捆綁的電商平臺,今天的拼多多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 注重體驗:虛擬現實購物和短視頻購物可能將涌現出新的平臺,但需要以科技來支撐。
2、聚焦不會網購的人群可能將創新出新的電商平臺
拼多多的崛起本質上是聚焦淘寶和京東無法覆蓋的人群,通過社交化實現了人群的轉化,主要是農村青年和部分的城市家庭主婦、中老年人。未來,中國還將有一部分人成為新的網購大軍,即銀發人群。他們現在多數是剛剛學會用智能手機,但不會網購或網購界面等太復雜讓其難以產生粘性。
但他們的娛樂方式正在發生質變,從大屏電視娛樂開始快速向小屏轉化,并成為短視頻的忠實用戶。借鑒拼多多兩三年前通過微信實現的異軍突起,借助銀發人群高粘性的短視頻可能也會創造出新的電商平臺。
二、科技進步是重構商業模式的源泉力量
從2011年開始,服務類電商的崛起本質上是因為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基于地理位置,實現了本地化消費的即時互動。
未來,隨著5G發展,從智能終端設備而言,一方面,VR可能會類似智能手機成為人人必備的終端設備,虛擬現實購物將成為可能。另一方面,手機從2G信息到3G圖片,再到4G視頻,未來5G可能會是超高清、超流暢、3D全息顯示等,如此一來,短視頻購物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三、供應商的變化將可能重構電商的運營模式
消費者是電商平臺的下游,供應商則是電商平臺的上游,供應商的變化也可能會對電商運營方式帶來改變。如2012年左右,唯品會依靠折扣特賣模式崛起,很大原因是當時服裝品牌庫存危機所致。
未來,不僅是服裝廠商,中國多個消費品行業的工廠和品牌都會遭遇如同2012年的危機,因為消費者更加苛刻、追求品質的同時還要求性價比。
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電商平臺可能將通過去中間化和賦能,幫助制造廠商轉型,實現品牌化的打造。這種趨勢已經開始顯現,如在6月28日,拼多多宣布的新品牌計劃:優先完成1000家中小微制造企業的品牌孵化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電商市場可能會出現制造工廠和品牌商對壘的情況,對抗的核心是價格VS品牌溢價和原創設計等,預計一些不注重品牌的日用品等將被去中間化的新運營模式所占領。
四、流量來源的變化可能會孕育出新的電商模式
很多企業的商業模式的核心是營銷模式創新,拼多多也是如此。對于電商模式而言,營銷模式的核心是流量來源。中國電商的流量來源經歷了從百度到站長,再到蘑菇街、返利網等導航網站,再到微信的社交流量,如今可能到了新的流量時代——頭條。從2017年開始,頭條系的消費者日均app使用時間的市場份額上漲了10%,而騰訊則下降了10%,頭條可能是騰訊之后新的流量入口。
因此,頭條具備孕育下一個電商巨頭的先天優勢,目前,短視頻購物既符合未來發展趨勢又是頭條的強項所在。
總結來看,未來中國電商的主要演變趨勢包括:
- 全新購物模式的崛起:虛擬購物模式和視頻購物;
- 本地生活服務類電商的快速增長;
- 現有巨頭演變:天貓、京東快速發展,淘寶、拼多多遭遇瓶頸;
- 電商平臺將強化對制造商和品牌商的賦能,提升產業效率;
- 頭條依靠流量優勢,可能會孕育下一個電商平臺。
十年戰略咨詢,歡迎關注我,了解更多戰略和財經知識!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電商新聞資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電商新聞資訊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