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旅游,中國生態旅游集團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中國生態旅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中國生態旅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中國的生態旅游有哪些項目?
生態旅游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
1)山岳生態景區,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
2)湖泊生態景區 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
3)森林生態景區 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云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
4)草原生態景區 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
5)海洋生態景區 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
6)觀鳥生態景區 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
7)冰雪生態旅游區 以云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
8)漂流生態景區 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
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 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 。
中國成功的生態旅游案例?
中國的生態旅游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制定科學發展規劃,合理開發旅游資源,加強游客管理,進行生態旅游的市場教育并且對生態旅游地進行環境監測,加強部門協調,強化綜合管理。
最近比較成功的例子如開在貴州丹寨縣的萬達小鎮,是茅臺生態農業公司配合建設的。茅臺集團始終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從田間原材料獲取、產品加工到廢棄物回收打造出一條完整精細的“綠色供應鏈”,生態文明和環保建設同步發力,啟動了赤水河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打造茅臺幸福小鎮,實現了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在推進丹寨地區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規劃先行、龍頭引領,將扶貧開發和綠色生態有機結合,發展綠色產業,培育綠色經濟增長點。
中國的生態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后,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游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游,但是為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1999年初全國已經建起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近900處。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1997年底,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區93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124處。
1995年中國首屆生態旅游研討會在什么召開會上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呢?
1995年中國首屆生態旅游研討會在西雙版納召開會上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
1995年在西雙版納召開了“中國首屆生態旅游研討會”,此次大會是由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與有關單位共同組織的,有118位學者出席研討。
本次學術研討會以“生態文明旅游的理論與應用探索”為主題,圍繞“生態文明旅游與全域旅游”“生態文明旅游與旅游目的地建設”“生態文明旅游與生態補償”“生態文明旅游與精準扶貧”“生態文明旅游發展探討”等議題展開討論。
1995年中國首屆生態旅游研討會在西雙版納召開。
此次大會是由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與有關單位共同組織的,有118位學者出席研討。
會議就生態旅游的定義、內涵;生態旅游與自然旅游保護的關系;如何在生態旅游中開展環境教育;中國生態旅游資源的綜合評價和持續利用的總體戰略;生態旅游線路的優選等問題進行了研討,會上還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對生態旅游的關注和生態旅游研究的起點。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國生態旅游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中國生態旅游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