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清朝歷史簡介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清朝歷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清朝歷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歷史清朝有多少年?
按照皇帝的廟號來看,清朝的第一位皇帝應為清太祖努爾哈赤,他于公元1616年建立后金政權,到1912年,隆裕太后宣布溥儀退位,清朝滅亡,共計296年歷史。
但,如果按照清朝的建立到滅亡來計算,時間又不同!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建立大清王朝,直到清朝滅亡,共計276年歷史。
從公元1616年到公元1636年這20年中,逐步強大的后金政權其實一直在為清朝的建立乃至后來的揮師入關、定鼎中原做準備、打基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一直攻打明朝在關外的軍事城鎮就能表明,兩位后金大汗的野心并不局限于關外一隅。所以說,后金政權是清朝的前期準備階段,個人認為應當算入清朝歷史。
所以,我認為清朝的歷史應當為296年,更為妥當!
276年!從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到1912年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共276年的歷史,一共有12位君主。1635年,皇太極廢除舊有族名“諸申”(女真),定族名為“滿洲”。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極稱帝且改國號“金”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號為崇德。1637年,降服李氏朝鮮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統治者為滿洲愛新覺羅氏。從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后金起,總計296年。從愛新覺羅·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朝起,國祚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愛新覺羅·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愛新覺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后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完成全國統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社會生活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于漢唐。鴉片戰爭后多遭列強入侵,中國人民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0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愛新覺羅·溥儀遜位,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群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期間中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也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前期農業和商業發達,江南出現了密集的商業城市,并在全國出現了大商幫。在此基礎上,人口突破四億大關,占世界總人口十億的近一半。
清朝滅亡--1949的歷史?
清朝覆滅是1912年2月12日。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主要大事有:
1912年3月:《臨時約法》頒布。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新文化運動興起。
1917年:中國對德宣戰,加入世界大戰協約國一方。
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五四運動。
1921年:我黨成立。
1924~1927年:國民革命。
1927~1936:國共兩黨十年對峙。
1937~1945:抗日戰爭。
1946~1949:解放戰爭
中間經歷了中華民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后,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后政局動蕩不安,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建立黃埔軍校隨而建立國民政府,促成國共合作后的孫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志領導國民北伐,意欲統一中國,到1928年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中國,蔣介石成為繼孫中山之后的國民黨領袖。
統一之后,民國進入所謂的“黃金十年”建設時期,此間社會穩定,教育穩步發展、趨于定型。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中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一舉成為美英中蘇四大國。1949年后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時期結束。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清朝歷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清朝歷史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