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概括20字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遵義會議的突出貢獻以及歷史意義?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集中全力糾正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
“遵義會議是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給全軍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民主團結的長征精神在遵義會議上達到了最高峰?!痹谡劦阶窳x會議的精神時,遵義市長征學學會副會長、遵義會議紀念館原館長雷光仁和記者分享了他的看法,“會上毛澤東關于政治、軍事、根據地建設的思想和經驗,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實事求是的產物,這是我們黨根本的指導思想,是靈魂性的東西。”
遵義會議的內容和意義包括?
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
毛澤東同志選為常委,指定洛甫同志起草決議,委托常委審查后,發到支部中去討論,常委中再進行分工,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同志是黨內委托的對于指揮軍事上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肯定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
意義:
(1)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領導,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做關的轉折點。(三個挽救,一個轉折)
(2)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義會議的一系列重大決策,是在中國共產黨同共產國際中斷聯系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地作出的。)
(3)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具有自我凈化(具有自身糾錯能力)和自我發展的能力的,通過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誤的教訓,不斷地把黨及黨所領導的革命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
遵義會議的內容和意義是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在黨中央的統治;肯定了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肯定了毛澤東等關于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
遵義會議通過了《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決議》,對中共中央和紅軍領導進行改組,推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遵義會議的內容及歷史意義?
1、內容:
(1)毛澤東同志選為常委;
(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決議,委托常委審查后,發到支部中去討論;
(3)常委中再進行分工;
(4)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同志是黨內委托的對于指揮軍事上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
(5)肯定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
2、歷史意義:
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確領導,把黨的路線轉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軌道上來。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主要內容和重要意義?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在長征途中于XXXX年X月在貴州省遵義市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包括:審查和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的錯誤,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黨的領導集體,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問題,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的成熟。同時,會議還確定了軍事戰略方針,為紅軍的勝利長征奠定了基礎。
遵義會議的重要意義在于:它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地位,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的領導集體,使黨的路線回歸到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軌道上來。這一歷史性的轉折,對于中國革命的勝利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它不僅挽救了紅軍和中國共產黨,也為后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了基礎。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