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歷史,漢朝歷史詳細簡介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漢朝歷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漢朝歷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西漢時期演變的趨勢?
由于西漢官僚貴族、地主豪強兼并土地、擴展勢力的趨勢日甚一日,而宮廷之中外戚對政權的把握也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所有這些,加重了西漢后期的社會矛盾與危機。
公元8年,王莽取得政權,取代漢朝而稱帝,將國號改為“新”,西漢王朝至此結束。公元25年,劉秀在綠林軍的協助下,以武力擊敗了篡位的王莽,奪得帝位。劉秀身為西漢皇族,故仍定國號為漢,但建都洛陽,年號建武,是為漢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實施的舊政策,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以進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權限;廢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
漢朝一共分為幾個階段?
兩個階段,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
1、西漢: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又稱為前漢。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于山東定陶稱帝,國號漢,定都洛陽。
同年遷都長安(今陜西西安)。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
漢武帝繼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鹽鐵官營等制度加強中央集權,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
漢昭帝繼位后,霍光輔政,沿襲武帝晚年息兵養民的國策,恢復漢朝的國力。
至漢宣帝時期,對外降服匈奴并設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對內整頓吏治、輕徭薄賦,開創了國力極盛的孝宣之治。
公元前36年,陳湯斬殺郅支單于,標志西漢時期的漢匈戰爭結束。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長安,史稱新朝,西漢覆滅。
2、東漢: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后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
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建立東漢并開創了光武中興。
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臺權力得到提升。漢明帝、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漢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以后,掃滅外戚,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之為永元之隆。
東漢中后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豪強勢力大肆兼并土地。
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征暴斂、賣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負,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董卓被殺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漢朝的歷史有多少年?
漢朝在中國歷史上統治了404年。漢朝(前202年—8年,23年-220)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劉,故又稱劉漢,是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后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后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漢朝歷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漢朝歷史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