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歷史,新加坡歷史簡介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新加坡歷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新加坡歷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新加坡歷史?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8世紀屬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達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開始在新設立貿易站。182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
請問新加坡的由來?
一、民族
因為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于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占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
二、人口
截至2015年11月,新加坡常住總人口臨時數字為553.5萬,其中337.5萬人屬于新加坡公民和52.7萬個“永久居民”簡稱PR,居住在獅城的外籍人士數目相當多,有約163萬人。
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來從歐亞地區遷移而來的移民及其后裔組成的。目前總人口561萬(2017年6月),公民和永久居民396萬。
三、新加坡歷史起源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3世紀,當時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據新加坡學者許云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
”蒲羅中“是新加坡島最古老的名稱,意為“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
根據傳說,一位來訪的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在這里看見了一頭野獸,把它誤認為一頭獅子,由此產生了今天的新加坡名稱。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爪哇語“海市”之意),公元8世紀建國,歸屬印尼室利佛逝王朝。相傳11世紀時,室利佛逝王國的王子與謬內島的公主結為百年之好,在謬內島住了下來。一天,王子攜公主外出打獵,乘船時遇大風浪,在即將翻船時,王子把王冠丟到海里,風浪頓時平靜下來。他們便把船劃到馬錫海邊。在附近樹林里打獵時,他們忽然發現一只頭黑胸白、身體紅色、行動敏捷的怪獸,隨從告訴王子這是一只獅子,王子聽了非常高興,認為這是一個吉祥的地方,便決定留下來。因登岸時首見獅子,后來他就把淡馬錫改名為新加坡拉。在馬來語中,“新加”是獅子,“坡拉”是城的意思。這便是新加坡和獅子城名稱的來歷。
新加坡歷史發生的事件有哪些?
新加坡8世紀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于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淪為英國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占領;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國會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隔日,新加坡獨立建國,新加坡共和國正式成立。
新加坡是怎么書寫大陸歷史的?
沒什么特別的,就把發生的事完完整整地寫出來罷了,沒什么特別的描述。比如:日本幾時占領、怎么占領新加坡,幾時離開新加坡等。沒加入任何個人觀點,如:痛恨日本人,痛恨拋棄了新加坡的英國軍,對日本被轟炸一事感到大快人心等。
為什么新加坡會拍中國的一些歷史電視劇?
在國產影視劇還沒有井噴爆發的十年前,不少新加坡影視劇被引進國內,受到國內觀眾的一致追捧和好評,也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
新加坡影視劇都以古裝劇為主,《冬游記》、98年版《神雕俠侶》等等,都有濃濃的中國歷史元素,像李銘順、范文芳等曾經大紅的明星都是新加坡人,以至于不少觀眾至今都不敢相信這些是新加坡的影視劇。那么話說回來,位于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為什么要拍中國的古裝劇呢?
新加坡國土面積僅719平方公里,人口僅561萬,其中華裔人口達74%。唐朝時期就有華人前往新加坡所在的南洋地區,明清和民初時期下南洋人數達到鼎盛,大都是東南沿海躲避戰亂和淘金的人。
所以大多數新加坡人與我們有這相似的文化背景,中國的古裝劇也是他們的喜歡類型,外加當時中國國產影視劇產量不多,新加坡影視劇趁機而入。
但不得不說的是,新加坡獨特的古裝輕喜劇風格深入人心,也成為了8090后一代回憶。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新加坡歷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新加坡歷史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