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歷史,西安歷史博物館門票預訂官網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西安歷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西安歷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西安歷史的簡介?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大興、西京,其中長安最出名,曾是周秦漢唐首都,目前是陜西省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天水城市群核心城市,九大國家級中心城市之一。
國家重要的旅游、科研、教育、工業基地。
西安市包含11個區、2個縣,總面積100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00萬人。
西安歷史上先后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名勝古跡眾多兵馬俑、明城墻、華清池、驪山、鐘鼓樓、豐鎬都城、秦阿房宮遺址、漢未央遺址、長樂宮遺址,隋大興城,唐大明宮遺址、興慶宮等。
西安旅游資源豐富,明城墻、書院門、碑林、大雁塔、小雁塔、鐘鼓樓、回民街、永興坊、大唐芙蓉園、曲江池、昆明池、詩經里、白鹿倉、白鹿塬影視城、興慶宮、華清池、兵馬俑、興教寺、廣仁寺、八仙庵、世園會等~
西安教育資源深厚,擁有63所大學,西安交大、西工大、西電、陜師大、西北大、長安大學等一批985、211院校領頭的公辦大學,西翻、西安外事等一批幾萬人的民辦大學,還有8所軍隊院校,如火箭軍工程大學,第四軍醫等。
西安交通發達,火車直達全國所有城市,高鐵米字型分布,如西成、西武′、西延、西蘭等高鐵,咸陽機場全國八大機場之一,準點率全國第一。
西安航空航天業發達,運七運八、飛豹、轟20均在西安研發,閻良試飛院,西安測控中心等等一批高精尖部門~
西安的歷史介紹有哪些?
西安,古稱長安;曾用名:大興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陜西省的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9大區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西安是我國有文字記載以來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別是我國歷史上較輝煌的四個王朝周、秦、漢、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國歷史文化的主流。
大西安有漢長安城、陽陵、茂陵等文化遺址。漢開辟了“絲綢之路”,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了中國。漢承秦制,在長安建立了持續200余年的西漢政權和空前強大的西漢王朝。漢確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和漢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因此,外國把研究中國的學問叫漢學。
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宮、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遺址。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長安是中國歷史上最大、最開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
唐王朝延續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內的多種文化,以唐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了整個東方乃至世界。所以,以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基地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稱得上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西安歷史文化?
1、西安,古稱長安;曾用名:大興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陜西省的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9大區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中國重要的航天工業中心、機械制造中心和紡織工業中心、中國重要的武器制造地、中國唯一的大飛機制造地。擁有較強的工業基礎,是中國西部地區科技實力最強,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特大城市之一。
2、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3、絲綢之路開通后,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隋時也被稱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
4、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5、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后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余年。
6、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并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于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西安市曾經是陜甘寧邊區轄市、西北行政區轄市、中央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從1954年以來,一直為陜西省省會所在地,現屬副省級城市,轄九區、四縣。 1981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西安歷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西安歷史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