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八下,歷史八下復習提綱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歷史八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歷史八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八年級下冊歷史講的什么?
八年級下冊的歷史內容主要是中國的現代史。
第一個單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包含三課新中國的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第二單元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包含工業化的起步,三大改造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第二單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包含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等;第四單元是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包含港澳回歸,海峽兩岸,民族團結;第五單元是國防和外交;第六單元是科技文化和社會生活,講的是社會生活的變遷和科技發展。
主要講中國現代史。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抗美援朝戰爭,土地改革鞏固了新生的政權,第一個五年計劃,三大改造,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社會主義建設開始進行了艱難的探索,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始了偉大的歷史轉折,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辟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領導下,中國人民在'政治,經濟,外交,生活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八下歷史多少課文?
八年級下冊歷史一共有20課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第2課、抗美援朝
第3課、土地改革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第4課、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第5課、三大改造
第6課、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
八年級下冊歷史有哪些理論?
8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一)
一、鄧小平理論(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與確立
1.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提出改革開放,并針對出現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十二大(1982年)強調從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3.十三大(1987年)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黨的基本路線,作出經濟發展三步走戰略部署。
4.南方談話(1992年)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5.十四大(1992年)確立了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
6.十五大(1997年)把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二、鄧小平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為什么說)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鄧小平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他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三、解決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遇到姓“資”姓“社”問題的困擾。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指出特區姓“社”不姓“資”。判斷的標準,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四、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8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二)
3一、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的形成:
①新中國建立后——提出解放臺灣
②20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確立和平方式解放臺灣思想
③改革開放后——確立和平統一祖國大政方針,最終在鄧小平“一國兩制”基礎上,
形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
2.海峽兩岸的交流:
①1987年,臺灣當局調整“三不(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政策,兩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絕狀態;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歷史八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歷史八下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